1)第24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接受施琅的建议,率领精兵五百余人,趁着中秋的月色,袭占郑彩与郑联的厦门。这一晚,郑联醉卧在黄石岩,郑彩则早已带了兵去浙江,帮鲁王打仗。事后,郑联、郑彩均接受既成事实,把地盘与军队交了给他。(郑鸿逵此时,事先也已经把金门交给了郑联。)于是金门和厦门都成了郑成功的根据地。

  他把已有的与新并的军队重新编组,成立前、后、左、右、中五军,自领中军,甘辉等人分领其余四军,加紧操练,计划大举。次年,永历五年(顺治八年),郑成功带兵去打广州,想援救困守在南宁的永历皇帝。他把兵运到虎门,听说清军已在夺取他的厦门根据地,只得回师。

  清军果然已经来过厦门,把厦门的守将郑芝莞吓走。但是,在郑成功未曾回到以前,郑鸿逵和施琅也已经赶来,打退清军。这一年年底,郑成功克复漳浦;第二年春天,拿下海澄、平和、诏安。

  永历七年(顺治十年)三月,他派兵帮助鲁王的大将张名振,由祟明溯江而上,打到镇江,在金山寺遥祭明太祖。鲁王这时候已经在鹭门(厦门)住了两年,极愿与他合作,因此而放弃监国的名义,和他一样地接受永历皇帝的号令。

  张名振在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又攻进长江一次,而且打到南京郊外的燕子矶。可惜,约好了的各地义兵未能及时响应,张名振又只得撤回,回到三门湾的南田岛,赍恨而死;死时,把军队交给了张煌言。

  这一年,郑成功克复了漳、泉二府。

  永历九年(顺治十二年),他又打下了广东的揭阳与普宁。清朝派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领了重兵南下。郑成功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毁掉安平堡,与漳州、惠安、南安、同安这几个县的城墙,退守厦门、金门。

  永历十年(顺治十三年)四月,济度的军队渡海来攻厦门、金门,一连败了两仗。

  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l657年)年底,永历晋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拜为招讨大将军,叫他“进取江南,伸大义于天下”。次年,他率领五万水师、五万步兵、五万骑兵,两万披了铁甲、带了铁面罩的“铁人”,沿着福建、浙江海岸,向北航行,在舟山群岛驻扎。

  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l659年)五月,郑成功再从舟山出发,经过崇明岛,进入长江,冲破清军的封江铁链,一举打下瓜州,随即攻破镇江,在七月一日占领江浦,兵临南京城下。

  清朝的芜湖官吏,不等到郑军去,便送来降书。郑成功派张煌言去芜湖,守住这个位于南京之西的沿江重镇。他自己则留在南京城外,攻城。

  清朝守南京的是(两江)总督郎廷佐。此人十分狡狯。他派人向郑成功说:“我一定投降,但是须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