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七一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_水浒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还有何等未尽之意?”

  张孝纯等的就是王伦这句话,当下闪过尴尬的冯喜,出言道:“刚才听诸君的言语。梁山如今不差钱?”

  这个问题是萧嘉穗颇感兴趣的,但在张孝纯目光射来之时,却没有附和的意思。倒是王伦此时发声道,“敢问差钱如何,不差钱又如何?”

  “李家世代权臣,汉城又是他国都所在,梁山缴获想来不少!但是在本官看来,梁山看似颇有钱,其实很缺钱!”

  话匣子一打开,张孝纯不等众人反应,侃侃而谈道:“夫百货所聚,必有一物主之。金银重宝也,滞于流布;粟帛要用也,滥于湿薄;榷轻重而利交易者,其唯钱乎?”

  “我说梁山不差钱,府中缴获金银定当堆积如山。但我说梁山缺钱,实乃市面上定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之物:铜钱。有道是小钱不通,百货不兴。百货不兴,市面难旺。市面萧条,百姓何安?早闻高丽国明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此地原住民苦惯之人,不知小钱之便利。但王首领大肆于宋国移民,移民又岂不知小钱之利?难道要他们倒退到从前以物易物之时代不曾?”

  张孝纯此话一出,闻焕章大感欣慰,终于能断定他不是来捣乱的了。当下笑意盎然,道:“永锡果然是政务精通之人,对于时下半岛这种局面,不知有何良策应对?”

  张孝纯见说也不推辞,朝闻焕章拱了拱手,随即对着堂中诸人道:

  “铸钱!我们自己铸钱!高丽自古以来,进献宗主国的供物就有金银铜器。周世宗时,遣尚书水部员外郎韩彦卿以帛数千匹市铜于高丽以铸钱。后高丽光宗王昭遣使者贡黄铜五万斤。我在汉城街头游走,发现原住民中家有铜碗者不在少数。更说明铜乃此地特产,并不罕见。既有如此条件,我等为何不自行铸钱?一来可以增加都护府的收入,二来也可以缓解市面上缺乏铜钱流通的窘境!”

  张孝纯的一番话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致,汤隆是新晋的都护府工曹参军,铸钱说来也算是他的业务范畴,当下心中有些痒痒,道:“高丽产铜却市面流通不足,定然是工艺落后所致。我等就是俘获全套工匠,也不过重复小国旧事。敢问张通判,你是作过知府的大人物,不知我大宋铸钱之法,可精通一二?”

  汤隆也是心急乱投医,士人看不起工匠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固有观念,何况张孝纯还不是一般的士人,而是那种能在家谱中供后辈吹牛逼的成功士人,他如何肯去学这种贱业?

  不过,对这个有所冒犯的话题,张孝纯并未见一丝怒色,而是面色平静道:“本官不会!”

  见汤隆面带失望之色,张孝纯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继而到:“专门之事,必有专精之人。诸位,小可虽不会铸钱,但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