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章 救世主?_我有一座电子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救世主?

  对于神速USB项目组的技术人员来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着一个圆口转USB的技术告诉他们,这是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他们一定会嗤之以鼻:

  “开什么玩笑?圆口的接触面积不够大,又砍掉一半的纵深,还要提升USB速率,万一接口强度不够,连接也不够紧,那还不如之前的呢…”

  但提供技术方案的是他们的董事长,而且在方案中已经标注清楚了具体的可行性,在经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后,这些技术人员看着结果都沉默了。

  “这怎么可能?”

  “别问这种问题了,事实已经摆在你眼前了,你说可不可能?”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我们只负责研发技术,剩下的都不归我们管!”

  “明白了…”

  “……”

  神速USB口和常规USB接口以及Micro、Type-C最大的不同是它在连接手机的那一端是个高度集成化的圆柱体,甚至可以用来接受电磁波。

  这样一来,神速USB接口的发展方向并不会走常规有线的路子,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会直接内嵌到手机中,接收转化器发出的电磁能量。

  再搭配上更先进的电池,可以直接通过无线的方式激活手机电池的内部离子活力,将外界的电磁能量转化成电能,从而实现真正的无线充电。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对外发射信号,实现类似于蓝牙的无线USB连接,在形态上和未来的2.4G连接方式十分相似,且在传输速率上远超传统USB。

  也难怪【合成创造】给出的是一个高度集成的3.5mm圆柱接口,而不是更符合现实的扁平接口了,按照陈子凡的构想,未来会衍生出两款产品。

  “一款是常规的无线充电,通过无线充电线圈+电磁能量接收器,只需要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模块上,就可以实现高功率快充,短时间充满电。”

  “但这样就没办法一边使用手机一边充电,限制太大,所以还会推出另一款产品,一个类似于常规充电器的电磁能量转化器和USB能量发射器…”

  “用第二款产品充电可以在直径3米的范围内达到无线且隔空充电的效果,但充电功率也会非常低,按照文件上的内容,恐怕20W就已经顶天了…”

  “但这只是现有水平,因为未来的快充一定会发展到10分钟甚至1分钟以内就能完全充满电的程度,以这种技术为基础可以大规模铺设能量发射器。”

  “进一步扩大单个发射器的能量发射范围,再将其铺设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人们使用的电子产品只要在范围内就能源源不断接收能量充电。”

  “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都可以实现一种‘无限电’的效果,不需要再依赖充电桩,随时随地都可以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