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5章 努力开始变得有用了_玄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5章努力开始变得有用了

  陈群很早就确定刘备不单单是一个强悍的战将,在政治层面,刘备也堪称是一个政治的天才。

  他只一个能够提出正儿八经政治改革并且付诸实施的政治天才,所以他才认为刘备有辅佐和跟随乃至于付出一部分利益的价值。

  当家族不看好刘备的时候,陈群力排众议,要跟随刘备,并主动前往雒阳追随他,当家族质疑刘备的政策的时候,也是陈群力排众议,要求家族付出一些利益,继续跟进刘备的脚步。

  如今,看到了刘备提出来的战略构想,他心里痒痒的,很想立刻就看看刘备是怎么构想未来的改革的,于是他立刻告辞,像是抱着宝贝一样的抱着这份计划书离开了刘备的书房,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科举和九品官人法,陈群对这两个名称很感兴趣。

  过去的选官任官制度是察举制,现在则是科举制,那么这个科举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怀着期待和疑惑,陈群翻开了面前的本子,开始认真的阅读。

  哦,原来科就是科考的意思,举就是根据科考的结果来选拔优秀人才的意思。

  总体来说就是摒弃察举制度中那种靠人推荐来做官的制度,摒弃掉孝廉选人才的制度,而将东汉帝国在漫长的时间中对察举制度所打的一系列补丁给补强、扶正了。

  察举制度发展到后面,也不是最开始的那种完全靠着地方郡守刺史选拔人才来任用人才的方式,而是逐渐引入了考试的概念和复核的概念。

  因为很早成就的这套体系,现阶段整个第三帝国的官僚体系之中,凉州人的占比开始缓慢上升。

  因此,刘备举办这一次吏部的内部考试,其实就是在为选人制度的革新做准备,在积累经验,在探索模式,在修复bug,准备为接下来的全面改革做铺垫。

  在皇帝面前发挥失常……

  陈群知道,刘备安排各州设立的州学,包括太学,对于求学者的资格审查来说都是相当宽松的。

  然后对于考核之后的一些事情,比如名次排定,给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听上去挺好听,就是不知道刘备对于这些名称的设计是出于什么样的标准了。

  所以,这个制度真正运行起来的话,可能真的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啊。

  一个不小心学渣和人渣凑在一起,朝廷就爽了。

  而在此前,与朝廷建立联系的是士族。

  只不过在大环境没有得到改变的前提下,补丁再强,终究不能挽回大局。

  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就会从根本上和过去发生巨大的转变,身份上也将和他曾经需要仰望的人对齐,不再是一个需要仰望别人的人——至少从身份上来说是的。

  而这一切都在本次的吏部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