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7章 李勣遗言_大周少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初,扬州水军经过长期消耗,终于切断了倭国九州与其他几大岛的联系,武承嗣立刻上奏朝廷,说攻占九州的时机已经成熟。

  武媚虽然与侄子有隙,但在大事上两人依然很有默契,在战事上全力支持。

  四月下旬,苏定方、黑齿常之、王方翼领三万大军,向九州全境发起进攻。

  苏定方在攻占“肥前国”时,因对方顽固抵抗,导致唐军伤亡不小,大怒之下,攻占后下令屠城。

  朝中不少文官们得知后纷纷上奏,向太后弹劾苏定方,武媚却将这事推给了武承嗣,让他裁决。

  于是便有人亲自到长安,向武承嗣游说,希望撤换苏定方主将的职位。

  武承嗣却以阵前不能换大将的理由拒绝了。

  只写了封信给苏定方,名义上是斥责,实际上,信中强调的都是唐军纪律,并未有只言片语提到屠城。

  苏定方心中有了数,更加放开了手脚。

  只可惜经此一事,倭国人对他闻风丧胆、视若鬼神。

  凡他所到之城,要么四散而逃,要么献城投降,再未遇到像样的抵抗。

  仅仅两个月,唐军便占领了九州全境。

  休整三个月后,唐军开始对倭国开展灭国之战,苏定方从南向北进攻,裴行俭从北向南进攻。

  此时倭国国内政权早已摇摇欲坠,中大兄之子志贵借着大海人与唐军作战,趁机做大。

  大海人连战连败,威望已被打的跌到谷底,志贵趁机举事,主张推翻大海人,与唐军议和。

  倭国各方令制国大名皆畏惧唐军如虎,纷纷改弦易辙,投入志贵麾下。

  志贵势力在北,大海人势力在南。

  从北面进攻的裴行俭见志贵势力不如大海人,于是故意放缓进攻,徐图缓进,让志贵继续壮大。

  大海人则既要对付北面的志贵叛军,又要对付南面的苏定方大军,可谓苦不堪言。

  在这场拉锯战中,志贵只需对付大海人一方,实力不断壮大,逐渐超过了大海人。

  裴行俭却依然按兵不动。

  朝中文官又坐不住了,先向武媚劝说,武媚依然将球踢给了武承嗣。

  不少大臣纷纷来到长安,希望武承嗣下令让裴行俭立刻进军,以免志贵壮大。

  武承嗣却笑着说:“诸位不必急切,裴都护不出兵是对的。”

  一名大臣皱眉道:“殿下,志贵是中大兄的正统继承人,倘若让他壮大起来,只怕比大海人更难消灭,到时候可能导致灭倭之战功亏一篑!”

  武承嗣缓缓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裴都护和苏将军一起向他们两股势力进攻,会出现什么情况?”

  众大臣皆摇头说不知,武承嗣四顾一看,见张柬之面带微笑,道:“看来张侍郎已明白了中间关窍!”

  先那名大臣向张柬之问:“张侍郎,你赶紧说说吧!”

  张柬之微微一笑:“倘若我朝南北两军一起进攻,那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