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九章:孙承宗的三把火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我在暖阁召见了熊廷弼和孙承宗。这两人可算是沈阳之战的大功臣。没有他们俩,我大明王朝辽东的形势将分外危急。

  想前世时,这场战争应该发生在第二年吧。那场战争,是大明继萨尔浒之战后又一场惨败吧。那一场战争,使大明损失无数良将,就连赫赫有名的戚家军也全军覆没。固然,是因为那时的努尔哈赤应该准备的更充分,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大明的战略失误。

  袁应泰,一个多么亲民的官员,曾经为大明经济的繁荣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可就因为经略辽东,缺乏军事素养的他又怎是努尔哈赤的对手。他的惨败,不仅把自己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也使大明在辽东的形势更加危机。

  可是,今生不会了。由于我的出现,袁应泰不会再前往辽东了。熊廷弼不会再含冤而死了。而更有战略眼光的孙承宗更早的被我派往了前线的战略要地。

  我微笑地望着眼前的两名爱将。正是因为他们的运筹帷幄才有了大明今天的形势。因为有了熊廷弼,才有了突袭张家口,才斩断了我大明粮食流失的通道,才使努尔哈赤心生惧意,仓促地发动了战争。因为有了孙承宗近半年的辛勤付出,才使得辽东之地固若金汤,使我大明有时间集结军队进行反攻,为打赢这场艰难的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虽然我早就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但听了孙承宗的诉说,更让我唏嘘不已。是呀,每件事的成功与失败都不是偶然的,坐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

  孙承宗接手的辽东完全是一个烂摊子,虽然在此前有了熊廷弼的强力整顿,但熊廷弼的离去又使得辽东形势成了一盘散沙。他们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攻伐。可能说把“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演绎到了极致。再加上一些无良商人们打着行商的旗号,却做着危害大明利益的事情。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边关形势危如累卵。

  孙承宗到达边关后,并没有大动干戈,而是到达经略府的第二天就消失了。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他从京城带来的五百精锐。

  留守在辽东大小官员,将士们一个个都蒙灯转向了。这是什么意思?大帅上任,不应该训话吗?不应该传达自己的治军思想吗?不应该把自己那三把火烧得旺旺的吗?

  可是,这位大帅怎么玩起了失踪。你失踪了,我们该怎么办?谁能告诉我们,在线等,挺急的。

  正当这群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时候,一个锦衣卫跑了过来,说道:“各位大人,孙大帅如今正在浑河堡整顿军务。”

  好家伙,这不是不烧这三把火,而是要把这三把火烧旺的节奏呀!大家我看你,你看看我。咱们怎么办?在这等着,还是去浑河堡看看情况?火烧得再大,只要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