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四章:王三善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排完所有事宜后,我靠在龙椅上,闭上眼睛,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情安排的还不那么妥当,是什么呢?

  战争迭起,民心惶惶是必然的;生灵涂炭也是必然的。对了,难民!难民的安置!如果安置不好难民,对平民百姓来说,比战争的危害还要大。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惨象不仅仅是战争本身造成的,更多的原因却是因为战争的后遗症。许多平民百姓并不是死在暴徒的屠刀之下,而是死是迁徙过程中缺衣少穿以及各种各样的疾病之上。

  想到这里,我睁开双眼,问道:“战争牛流亡的百姓有妥善安置吗?”

  这句话一问出,我也有些后悔,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四川的那些官员们自身都朝不保夕了,哪有能力去保护那些流亡的百姓呢?

  果然,九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轻叹一声,说道:“众位爱卿,大家都知道君舟民水的道理,都说自己是父母官,可是,当大难来临之时,谁又会想到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古语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家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陛下,下旨告诉湖南、湖北的地方官员好生接待难民?”方从哲试探地问道。

  我苦笑一声,也只好如此了。虽然知道那些官员们肯定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的好听,真做起来,拖拖沓沓。

  “王安。”

  随着我的呼唤,王安从外边走了进来:“陛下,有何吩咐?”

  “告诉骆思恭,用飞鸽传书,通知各地锦衣卫,让他们严告各地方官员,要妥善安置难民,否则,杀无赦!”

  我知道,虽然我的语气很严厉,但传到各地方官那里,肯定会变味,我还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对了,熊廷弼。台湾不正缺少人手吗?把这些难民妥善安置到台湾,对台湾的开发不是大有好处吗?虽然很多人都是重土难迁,但对于难民来说,这些顾虑不就少多了吗?再加上诱之利,成功率应该在八成以上吧!再加上熊廷弼的手腕,应该错不了。

  想到这里,我又叫住了已经要动身的王安,说道:“王安,你还是把骆思恭叫到这里吧,朕有话要亲自对他说,顺便把王三善也带过来。”

  这些阁老和六部的尚书都愣住了,显然他们没料到我对这件事会如此重视。

  “众位爱卿,荀子‘民贵君轻’的理论我们不仅要记在嘴上,还要记在心里。百姓们只有吃饱饭了,才不会造反,我们才能安然的坐在高高的殿堂之上。否则,我们就成了救火员了。”我知道,这些道理他们都懂,甚至比我懂得多。只是他们自恃身份的高贵,不屑于去做罢了。我也知道,我的话不会深入他们心中,虽然,他们都一个个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好了。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