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 袁可立的麻烦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袁可立的麻烦

  晋商。在我心中,咬牙切齿地出现了这两个字。晋商,是大明子民永远的痛。有人说,满清能入主中原,其中大部分的功劳要属于晋商。前世吋,我对这句话不以为然。然而,当我穿越到这里,真正地融入到这里的生活时,我信了。如今的大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自己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呢。可这群家伙,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居然把国内粮食悄悄运往建奴。这简直就是不要脸的精神。其实,前世时,晋商运往建奴的不仅有粮食,还有武器。明朝的红衣大炮,遂发火枪,不都是这群孙子给弄到关外。

  “我们悄悄地抓了一个,经过审问后得知这些人居然在悄悄为建奴买粮食。虽然,我们扣押了他们在泉州购买的粮食。但,我们却未能查出幕后指使者。不能避免他们会在其他地方仍然购买粮食。陛下,大明的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大明的百姓在忍饥挨饿。可有些人,却为了巨额的利润将我们百姓种出的粮食卖给敌人。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呀!”说到最后,熊廷弼甚至有些哽咽。

  我坐在龙椅上,久久未言。我明白,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熊廷弼会亲自来到北京。袁可立扣押了粮商的粮食,泉州大小官员弹劾他的奏折此时一定如雪片一样飞往京城。这些奸商,敢于如此明日张胆地出卖国家利益,一定和那些贪婪的地方官勾结了起来。在泉州,袁可立有我的尚方宝剑,有着正在训练的新式海军,他们没有丝毫的办法。但,他们可以用他们那妙笔生花的笔写出颠倒是非的奏折,控诉袁可立是如何的欺行霸市,如何的与民争利,如何的欺压百姓,如何的如何。以达到借皇帝的手除掉袁可立的目的。

  我看着熊廷弼,看着他那焦急的脸,心中不免也有些着急。明朝的这些官员呀,确实是内战的高手,我又该如何应付这些朝廷内部的争端,如何对付那些如同汉奸似的奸商呢?

  头疼?实在是头疼。也许明天的朝会上,就会有严惩袁可立的奏折出现。

  “熊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看向熊廷弼。

  “没有。”熊廷弼摇摇头,“来之前,我和礼卿商量过,惟有严防死守,不让一辆送粮车离开国界线。哪怕是烧毁,也不能送给建奴。”

  我摇摇头,这种建议只能聊胜于无。严守死守,守得住吗?自从大明和建奴开战以来,禁止与建奴交易的圣旨也不知道下达了多少了?有什么用?那些奸商依然我行我素,那些要钱不要命的贪官们依然给他们开放方便之门。我的旨意再严厉,对这两种人也不起丝毫作用。

  “陛下,请方首辅吧。”熊廷弼无奈的说道。

  我苦笑,也只能如此了。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