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九章 殿中争吵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殿中争吵

  朝中关于袁可立的争论此起彼伏,两派唇枪舌战,倒让我实实在在的看了一场热闹。不过,当我听了王志道的话后,心中不由的一紧,坏了。王志道虽然是在为袁可立辩护,可是,你怎么提到了下海捕鱼。你不知道,再明面上,大明的禁海令还没有解除,出海捕鱼是犯忌讳的事情吗?

  果然,高攀龙立即就把话语接了过来:“陛下,大明禁海令已经实行了一百多年。袁可立私自下海,违背禁令,其心可诛。臣建议,应立即抓捕袁可立,按律法处置,以儆效尤。”

  “禁海令是太祖时颁布,但成祖时,命郑和下西洋,那时,禁海令就已经名存实亡。”王志道毫不示弱。

  “但在争贡之役后,我大明王朝再次宣布严格实行禁海令。”高攀龙步步紧逼。

  “高大人不要忘了,隆庆元年之时,我大明曾宣布允许民间私人远赴东西二洋。”

  “那又怎样?我朝可没有官员经商的先例。再说,陛下是命袁可立去泉州操练军队的,可没有命他出海捕鱼,袁可立这样做,是明显的玩忽职守。”

  “高大人。泉州人民无粮可食。作为当地的官员,我们不应该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吗?袁大人别出心裁,借用士兵的力量解决了实际问题,难道有错吗?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泉州百姓饿死吗?如果是这样,我们这些官员心中没愧吗?”

  “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有多种办法。我们可以开仓放粮,可以募捐,难道非要违背陛下的旨意吗?”

  “没有人违背陛下的旨意。袁大人并没有放松对军队的训练。再说,开仓放粮?仓库里有多余的粮食吗?募捐?等粮食捐上来,估计百姓早就饿死一片了。”

  ……

  两人还在激烈的辩论,似乎谁也不想后退一步。我无聊的听着两人的对话。还从来没有想到,这个王志道口才居然这么好,居然能和高攀龙争个难分上下。看来,从科场上出来的任何人都不可小觑呀?能做得了八股,就能有苏秦、张仪之才呀?

  可是,听着话语怎么越来越不对呀。不是在讨论袁可立扣押富商粮食的问题吗?怎么变成打鱼的问题了。这话锋是怎么转过来的。我有点懵。其他大臣也有点愣愣的看着这两个人,似乎比我还懵。

  “好了,两位大人。”我制止了这场无意义的辩论。再让他们说下去,大家即使饿晕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高攀龙狠狠地瞪了王志道一眼,王志道毫不犹疑的反瞪过去。不过,两人都知趣的闭上了嘴。

  “这个问题就不要讨论了。我们的原则就是做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既然大明早就允许私人下海,那袁可立下海捕个鱼,也就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海中有吃的,和大海要也是可以的。”我漫不经心的下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