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抗金不难,敢得罪于巨室(求收藏,求推荐)_大宋有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错了,哪儿还能染指兵权?现在正应该好好表现以赎前过!

  所以何蓟、杜充二人对赵楷的安排都没有异议,痛快的领了军令。

  除了他们二位,刘琦、马扩,还有亲从官出身的何天然和西军(韩世忠部)出身的王徒戈等人,也都领了差遣。刘琦去磁州募兵,马扩去真定府募兵,何天然去赵州募兵,王徒戈则去信德府募兵。赵楷给他们四人的指标都低,每人五千,而且还允许他们招募义军充数,但必须是实兵实数,不能玩虚的。

  另外,这四人也按照一兵二十贯财货的安家物例的标准,各领了十万贯财货,也得到了一批部下的护兵。

  这样一来,赵楷的元帅府库房中的财货就又少了六十万贯......还真是花钱如流水啊!

  ......

  帅府议事已经结束了,大部分的官员都离开了大名府的王宫,各自忙活去了——现在各方面的事情可不少啊!一是迁镇相州,不仅赵楷的帅府要走,蔡懋的漕司,还有河北东路的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以及由提点刑狱司主管的河北东路都作院(负责生产兵器)也都要一并迁往相州。有了这些衙门,这万一赵佶和赵桓都叫金人逮走了,赵楷就可以马上建立起一个“抗金朝廷”,来领导全民抗金。

  二是继续整顿和训练军队,魏县战后,赵楷的军队又有所扩充,正兵辅兵加一块儿,总数已经达到了三万一千多人。其中的五千人会留在大名府等待河北东路安抚使李禄前来接管,其余的两万六千多人都要跟随去相州。这又少不了一番整顿。

  所以大部分的官员现在都忙碌得很,只有没有什么实际差遣的杜充比较闲,哪怕领了相州募兵的差,因为手头没有什么差事要交代,就是等着出发而已。不过这也不是他在其他人都离开以后,仍然赖在大名府王宫的崇政殿上不走的原因。

  “杜参议,你有什么话要和孤王讲吗?”

  赵楷也没有离开,而是在埋头处理公文——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是一堆晋升和委任差遣的文书,所以他现在就一边批阅公文,一边问话。

  杜充道:“大王,臣以为大王有话要问,所以才不曾离开。”

  “哦,”赵楷琢磨了一下,好像是有点话要问,于是就道,“杜参议,你和韩家没什么过节吧?”

  “没有过节。”杜充道,“臣是安阳人,早年曾在韩家开办的书院中读书,算得上半个韩氏门人,怎么会有过节?”

  “哦。”赵楷心说:你一定是在韩家的书院中读书时被某个韩公子欺负了,或者看上了韩家的小姐然后私定终身又被悔婚什么的......所以现在想要狠狠报复吧?

  杜充不知道赵楷会有这种古怪的想法,他见赵楷不说话,于是就自己开口解释了:“臣是参议,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