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巨头来了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惜动用数百万美元,回收新加坡肯塔基的全部股权。

  也就是说,大陆这边还没有什么实质进展呢,简道尔就要为了让汪大东满意,开始大撒巴掌的花钱了。

  这无疑充分显示了简道尔的决心和对汪大东的信任。

  于是汪大东再没有什么顾虑,很快就去跟津门的政府部门进行了协商。

  为了不让胡姬花餐厅的经营和企业性质受到影响,他介绍了另一个美籍华人来接盘。

  这个人叫戚钧富,也是他的老朋友,在国外经商三十多年,也有丰富的餐饮行业管理经验。

  这样的话,在津门政府首肯下,汪大东以六十万美元的价格把自己的股份转给了戚钧富,就此功成身退。

  然后重新又归于老东家的门下,成为了肯塔基的远东地区总裁。

  目前他正在为肯塔基在京城疏通各路关系。

  他打算把第一家肯塔基的店,就设在京城……

  终于听完了汪大东讲述的始末究竟,赵汉宇和米晓冉此时才明白了汪大东做出如此选择的理由。

  应该说,汪大东用这种方式退出是再好不过的了。

  别看表面上他是以两年两倍利润的经济回报离开了他一手创办的餐厅,这已经足够惊人的了。

  可如果考虑到此时人民币兑美元在黑市比例,实际上他是用两年时间赚到四五倍的利润。

  那是真的赚得盆满钵满了。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一般人听到,也难免会替汪大东感到不舍,对他做出的选择是否明智存有保留意见。

  “舅舅,胡姬花餐厅可是您一手创办的啊,每年又能赚这么多钱。就这么放弃了,您不觉得太可惜了吗?虽然肯塔基给您的条件是很好,可那说到底,也是替别人打工呀。会有您自己做老板威风吗?要是我的话,我可不会像您这么洒脱,说走就走,这么干净利索。面对您这也的处境,我恐怕会相当烦恼,不知该如何是好……”

  像米晓冉就是这样的。

  她委婉的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她的想法让汪大东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他转头看了赵汉宇一眼,有意考教地问,“汉宇,你是怎么想的呢?也和晓冉一样吗?替舅舅可惜?”

  “不,舅舅,我当然赞成你的选择。”

  赵汉宇毫不迟疑的侃侃而谈,“我记得您经常对我说,在商业上,西方文化是一本万利,连锁经营。追求的是低风险和高效率。而且只承担财富,不承担事业。反过来东方文化是我的祖传秘方,我开店,只能我有,不能你有。而且讲究子承父业,代代相传。这是文化上的一个很大的区别。而且也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区别,才导致华夏的企业极其缺乏商业竞争力。通常都是故步自封,得过且过,小富即安的状况。很难创新发展,也很难壮大规模,也就没有可能诞生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