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影响深远_我竟然是富二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写的还算中肯。至少关于人工智能的这一部分,就发人深省,很有思想性。”主编道,“算了,直接发吧!我本来也不想发这篇稿件的,但是杨小天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没办法,总是要恰饭的嘛!”

  主编这么一说,众编辑都没话了,金钱的力量可以买通魔鬼啊!他们《时代周刊》在足额的金钱面前,也清高不起来。

  好在杨小天本人还是比较牛逼的,这篇《五百年乃有圣人出》,虽然有些突兀,但也不算突兀的不可忍受。

  于是《五百年乃有圣人出》和有关杨小天的封面都准备刊登了。

  只是眼下的《时代周刊》的众人还不知道,他们的这篇报道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

  ……

  两天之后。

  洛杉矶。

  杨光明是一个美籍华人。

  他一直是一个很古板的人。

  一辈子循规蹈矩,没有一点出挑的地方。

  规规矩矩的上学,规规矩矩的毕业,规规矩矩的上班。

  杨光明是一个程序员。

  秃顶,自闭,没有女朋友。

  没办法,在美利坚,亚裔男性和黑人女性本身来婚恋市场就不畅销,何况身为一个不解风情且秃顶的程序员,杨光明就更难品尝爱情的滋味了。

  不过杨光明也不算什么穷人。

  他是中产阶级。

  杨光明是美利坚少数那种没有跳进消费主义陷阱的人,保有了华人爱储蓄的习惯,平时也不去什么夜店酒吧,不抽烟,不喝酒,无任何不良嗜好。在公司,他甚至得到了一个“清教徒杨”的外号。

  很多同事都觉得杨光明这个人不可理喻,觉得杨光明这个人比清教徒还要无趣。

  但是别人并不知道,杨光明的生活一点都不乏味,因为杨光明是有着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他很爱阅读,各种报纸杂志他都订阅,各种时政新闻他都很爱看。

  与肤浅的大部分美国人相比,杨光明可以说是思想深邃,这让他在某些小众的中产阶级社交网站上很受欢迎。

  美国是一个中产阶级影响力非常大的国家,因为中产阶级不像资产阶级一样凤毛麟角,也不像无产阶级一样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中产阶级别的本事没有,叫唤的本事不小,只要中产阶级一叫唤,就能形成非常大的舆论浪潮。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中产阶级的工作一般都是撰稿人、记者、工程师、律师、医生,这些职业,可是占据了社会中间层的力量。

  像《时代周刊》这种杂志,其受众群体就是中产阶级,当然也有上层社会的很多资产阶级。普罗大众对《时代周刊》不感兴趣,但也无法削减《时代周刊》的影响力。就像大部分人买不起奢侈品,但大部分人也都认可奢侈品的逼格一样。

  杨光明就是《时代周刊》的固定读者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

  刚刚回到家中的杨光明,很快就收到了邮差送过来的《时代周刊》杂志,打开外包装,一本全新的《时代周刊》杂志映入眼帘。

  “这一期应该封面人物就是2018年的年度人物了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年度人物应该是马斯特……”

  杨光明想着。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