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_重生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我所知,中国内地茶饮料市场是95年之后才逐步形成的,比之前的矿泉水和之后的果汁饮料崛起的更快更迅猛,到97年为止中国茶饮料市场年产20万吨,98年立马变80万,隔年变185万。尽管这样,茶饮料在日用饮料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也不过是不到40%,由此可见整个饮料市场都大有可为。

  张小桐一个茶字让我想起了每年总值超过40亿元的茶饮料市场,我怎能不激动?

  更重要的是,这玩艺成本低,我们现在扫扫余钱肯定搞得起。没记错的话旭日升集团的茶饮料最早也是94年才上市,第一年市场回报不过区区数百万元,论正面竞争我不怕它们,老子知道的配方就比他廉价好喝,我自己喝过的茶饮料就几十种,从红茶绿茶到冰爽茶花茶蜂蜜枣茶花旗参茶,其中大多数饮料包装瓶上的配料都看过,只要自己慢慢尝,总能做出和那些茶饮料味道差不多又廉价的新饮料出来。

  张小桐这一句话提醒了我,我们现在手上不用留太多钱,趁早继续投入比较好。

  正巧,这时董庆华来了个电话,说于春荣在隋云飞那里做的不甚开心,问张小桐有没有地方安排,张小桐看我的眼神飞快地答应下来。由于于春荣在管理蛋糕店的时候也涉及过饮料市场,我们可以说是捡了便宜人才。

  让张小桐安顿于春荣这方面的事,接下来的我可就没那么轻松了,最初配方全要看我的。

  一般来说,我上课的时候寻思着各种饮料的配方和调配方法,放学就把郭振杨远哲他们拉到家里试喝各种配出来的饮料。最开始我先用小袋红茶做试验,发现如果不加果味还是有点不够清爽,而果味产品目前我还没有太大信心。反复折磨之后我又开始试绿茶,还嘱咐去台湾谈芯片业务的员工带一点统一和顶新集团的产品回来。毕竟台湾的茶饮料已经有接近三十年历史,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这样折腾到10月底,几瓶顶新国际和统一的东西带到,我的研究才有了一点点突破。此时于春荣已经在银弹攻势下把生产线和厂房搞定,技术人员也带到了。大概明张小桐要做什么之后,于春荣佩服得不得了,要知道现在能有这种心思的人少得掉渣啊,此人跑得卖力,我们就轻松许多。

  原汽水饮料厂做技术的工程师被带到我们这来,人家毕竟专业,只看了我们的配方几眼马上明白了该怎么调整比例,郭振他们几个紧锁了三个星期的眉头终于在新配方下舒开了。尽管这挺伤自尊,我还是很兴奋地跟张小桐说:“碳酸饮料一统天下的时代差不多该结束了。”

  张小桐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你的时代来了。”

  我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是我们的时代。”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