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6.索贿_彻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完糖,那就开始打板子了。

  接下来便是对贼首大牢暴毙一案进行审查,苏知州本着商议好的方案,在泉州大肆搜查了十几天,倒是趁机追究了不少官吏,其中也未必没有顺手清洗一下政敌的势力。

  而后来王宪台只不过比天使早到了几天,并没有查出什么新的线索,暂时也只好以苏知州的案情审理结果为主。

  案件的结论就是州衙一个姓范的录事参军,因为家中也是海商,有多名兄弟子侄曾经丧命于海寇之手,正好他掌了州衙的刑狱之事,所以出于报私仇的目的,在几个贼首的饭食之中下了毒药,导致了五名朝廷重犯暴毙狱中。

  其中,有几名牢头狱卒受其指使,参与其中,也有多名官吏在事后为其掩盖,试图逃避罪责,一律视为共犯。

  因为范录事也是个从八品的官,按着大宋朝轻易不杀文官的不成文规矩,苏知州判了个追夺出身文字,流放三千里。

  其他共犯,夺官的夺官,下狱的下狱,苏知州算是给这个案子有了个交代。

  其实那范录事不过是蒲寿庚抛出来的替罪羊而已,苏知州也是配合的顺水推舟。

  谢翰林对这个结果无可无不可,一直面无表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那个赖御史却显得很活跃,脸上一直显得和气,语气也如谈笑风生一般,只是那话里话外挑毛病的意思却是很明显。

  王宪台和苏知州对望了一眼,心下却是明白,这赖御史是在讨要好处啊,若是给得到位,那他就认可这份案卷,若是不能让他满意,嘿嘿,那泉州上下可就难过了。

  赵居静却老神在在的,说起来,今天不管是封赏也好,问责也罢,表面上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虽然围剿海寇,他赵家提供了三分之一的力量,但这事要是放到桌面上来说,不到无功,反而有罪,一顶私蓄武力,居心叵测的大帽子就会如大山一样压了下来。

  而且这些封赏的官职对他家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而大牢案也牵扯不到他,无欲则无求,倒在那里与蒲寿庚闲聊起了海外的奇谭怪闻。

  蒲寿庚虽然和赵居静似乎聊得有滋有味,但心下却时时关注了案件的审查情况,此时心中也是大骂这赖御史多事,若不是不想暴露出自己和这个案子有牵扯,他现在恨不得站起来拿钱把这个表面清直,内心却是贪婪的赖御史给砸死。

  还好,苏知州心里也有这方面的准备,“赖御史,我们对这个案子还有一些细节和证物尚为写在案卷中,需要您帮忙斟酌一番,不知您何时方便啊。”

  “哦?我就说嘛,苏太守一向恪尽职守,公正严明,必然不会有什么错漏,不知这些细节证物如今正在何处,且带本官前往一观。”

  这,这赖御史也太猴急了,竟然当然就要收到贿赂!

  谢翰林看来赖御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