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别的女人_彻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术推动生产力。

  这个时代,大宋的许多技术都是这个世界的顶端。

  棉布的纺织,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因为大宋在丝绸纺织工艺上说得上登峰造极,而江南一带便是丝织业最发达的地方。

  林彻认为,棉布,只是换了原材料,许多纺织上的成熟工艺,只需要稍作改进,同样可以适用于棉布纺织上。

  在历史上,棉布的发展从黄道婆回乡之后,就进入了快车道,这还是经历完蒙元战火,各种生产技术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

  如今,林彻不需要懂得纺织技术,他只要给出发展方向,构建出新的生产模式,很快也能将棉布产业推入快车道,或许比黄道婆时候还要快上很多。

  棉花种植的推广,林彻交给了华亭徐家,这个相对来说不难,只要种棉花有利可图,自然是水到渠成。

  纺织技术上的改良与完善,这方面的具体实施,就要靠那个即将成立的新布庄了。

  所以林彻与袁弘交流了很久,给他定下方向和目标,布置下任务。

  “首先,你要在河流边上重新选址建造工坊,便于将来利用水力,还要有未来扩大规模的空间。”

  “其次,收集工匠,制造器械方面的,麻布和丝绸纺织方面的,把他们集合在一起,进行交流,有了新点子,就在你原来的布庄进行尝试,别怕花钱,重赏之下,必定能出成果,现在给你这三十万贯使劲花,过阵子,我家的人会来和你对接,即使后续缺钱了,还会继续提供资金。”

  “第三,招募和培训工人,从各地的细麻布和丝绸作坊中挖人,我要在明年三月的时候,看到最少两千名工人!”

  袁弘听到要两千名工人,顿时头皮发麻,“郎君,这可不好办啊,咱这织布行当,还是用女工比较合适,虽然女人出门做活的不少,可毕竟不是所有男人都愿意自家女人抛头露面。”

  宋时,民间对女性的束缚,还没有明清时期那么变态,但整体依然是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女性参与的劳动,大多是在自家养蚕、织布、刺绣、圈养牲畜等等,倒是一些大城市会有更多女性出门参与手工业和服务业。

  可华亭还不是林彻前世的大上海,现在这只能算是乡下……

  袁弘之前的布庄有女工,却不过二十几个而已,现在让他去找至少两千个,还不如递根绳子,让他自挂东南。

  “不好办就不知道想办法么?我教你一个最简单的法子,砸钱!”林彻土豪之气侧漏。

  袁弘求知若渴,“砸钱!?怎么砸?”

  “工钱啊,比如一个月五贯,八贯,十贯,照着临安的水平给,甚至还可以再多点,如果让一个女人赚得比男人多,谁还会拒绝?”

  “十贯?咱们陈知县的正俸都才十几贯吧。不过只是比男人的工钱高,那倒是还好。”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