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拇指之夜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亮,金摄影机奖给了香港的许鞍华。

  不过这些都是小奖。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的开始逼近重要的大奖。

  最佳女主角是《英国病人》中的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一个面相纯洁的漂亮女人。

  不过苏长青更关注她身边的拉尔夫·费因斯,这次他凭借主演《英国病人》,主单元最佳男主角呼声很高。

  苏长青一直认为他是英国最有味道的男人,十年后主演了《朗读者》,不过大家最熟悉的形象却是伏地魔。

  他在《英国病人》中的表现棒极了,超过《辛德勒名单》中饰演的变态德国军官,然而最佳男主角并不是他。

  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最终凭借《罗密欧与朱丽叶》获得最佳男主角,年仅二十三岁便柏林封帝。

  小李子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地抿着嘴,八字眉都快顶到发迹了,泪水泫然欲滴。

  然后他磕磕巴巴说了一大通获奖感言,泪水还是流了下来。

  他现在还没有超高的人气,在大家眼里就是个帅,这个大厅里的帅哥多如牛毛,他的获奖并非众望所归,看得出来许多人不服气。

  实话实说他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表演一般,伏地魔输得有点冤。

  帅哥难获奖,这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获奖运气就没这么好了,千年陪跑奥斯卡,一直到中年发福了,才凭《荒野猎人》拿了奥斯卡影帝。

  颁完了最佳男主角,紧接着就是最佳编剧,苏长青荣获银熊奖,才有了刚才的尽情表演。

  再下去就是最佳导演了。

  对于这个奖北野武是不抱多大期望的,尤其是苏长青获得编剧银熊奖以后。

  之前就推演分析过,柏林电影节没有把最佳导演和编剧颁给同一部奖的先例,评委会肯定会平衡,现在苏长青获得了最佳编剧,那么导演奖基本没戏了。

  北野武说:“如果真拿了导演奖,那金熊奖就不可能了。”

  二选一的话,当然要金熊。

  果然最佳导演给了七十七岁的法国人埃里克·赫曼。

  老头获奖的片子叫《吉玛港》,是那种特别先锋的影片,没多少人看得懂。

  苏长青在大学电影史书本上知道这人是法国六十年代新浪潮的代表之一,其余情况一无所知。

  北野武倒是略知一二:“把导演奖给他基本是个同情奖,这家伙一辈子孜孜不倦地阐述他所感兴趣的命题,不厌其烦地纠缠让人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我很怀疑是否有人真的从头到尾看完过他的作品。”

  总之他和在画布上画一条线就卖百万千万美元那种艺术家属于一挂的,是艺术领域的神棍。

  接下去只剩下一个金熊大奖等着颁发了。

  主持人喋喋不休地说,也不知在说什么,有人跟着笑,应该是在说笑话。

  有嘉宾上台了,苏长青以为要颁奖了,然后那老女人法语说了一会又走了。

  接着换了个意大利老头嘉宾继续瞎扯,就是不开奖。

  苏长青的目光偶然与伏地魔相遇,于是竖了一个大拇指。

  拉尔夫·费因斯微笑点头,也回了一个大拇指。

  感情苏长青是到这送大拇指来了,颁奖典礼成了他的大拇指之夜。

  这个颁奖礼在欧洲是有电视现场转播的,这时候导播一定是将主单元热门获奖的团队依次呈现在屏幕上,甚至用九宫格的方式让观众监控似的围观候选者的表情。

  主持人说话的音调变了。

  苏长青刚才领奖激发出的肾上腺激素还没消耗完,这时候又开始兴奋起来。

  北野武很紧张,却强作镇定地微笑着东张西望。

  主持人开始激动,像元首似的挥手说了句什么。

  苏长青预感他颁布了奖项,心腾地悬了起来。

  可惜听不懂。

  突然前排很多人回头寻找,而后摄影师奔了过来,补光灯直接打在苏长青和北野武身上。

  “卧草,获奖了!”

  。

  。

  新的一周开始,继续诚恳拜票,月票、推荐票尽量投给本书一些,同时非常感谢白金大神瑞根的友情推荐和专业建议,白金出手与众不同,带来好大一波人气。(っ'-')╮=͟͟͞͞💌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