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五章 不容埋没的好电影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旋律公益片?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的编剧后来还写了《让子弹飞》,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作品,居然出自同一人之手。

  苏长青跟在张导发表了一通看法,从色彩运用说到晃晃镜头,一通吹捧后总结道:“人们对于很多事情能够保持冷静客观,只是因为它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张导的这部电影揭示得很深刻。”

  阿佳妮也表态:“这是一部不容埋没的好电影,非常值得推荐。”

  紧接着姜导答记者问,发挥北京侃爷的特长,翻着白眼一通长篇大论。

  该说的说了,阿佳妮也推荐完了,苏长青趁乱带着三个自己人溜出去买饮料喝了。

  因为入选的电影少,电影节官方历来都是将进入主竞赛单元的二十一部电影在同一个影院依次展播,一天只有两三部,播放的场次也不多,并不像柏林、戛纳开幕第一天全都上映,整个电影节期间能够循环几十场。

  有的竞赛电影安排得靠后,甚至在闭幕之前两三天才匆匆放映一两场。

  至于非竞赛的展映片子,经常露天放映,晚上躺在海滩上看电影也别有一番味道。

  其实主单元展映只是为了满足电影在电影节搞首映的噱头,同时也让影迷参与盛会,与评奖没关系,票房成绩不在评审考虑范畴之内。

  苏长青的《黑天鹅》不办首映式,首播安排在今天晚上七点,算是黄金时间。

  不过也只放映三天,然后就得腾地方给别的影片。

  张导应付完采访差不多五点了,大家也不回酒店,找地方吃了一顿菜色普通却贵的离谱的饭。

  电影节期间这是没办法的事,菜价普遍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还一桌难求。

  饭后自然是继续观看《黑天鹅》。

  回房间看录像当然也可以,但电影节就是个讲究仪式感的活动,捧场是尊重。

  因为没有搞首映式,苏长青也懒得通知媒体,现场都是普通观众,场面就如同平时看电影。

  有些事他的压力不如张导大,更看得开,获奖是最好的宣传,讨好欧洲媒体没多大意义,轻松点度过这个夜晚就好。

  可张导得向投资人交待,有些工作即便明知没多大用也得做。

  电影节的首日放映四部电影,除了《有话好好说》《黑天鹅》还有《一夜情》和《冬天的访客》。

  《冬天的访客》是官方指定的开幕电影,这是一部探讨家庭关系的片子,意大利人特别注重这个。

  意大利人做事动作慢,到了傍晚才把《黑天鹅》的宣传画弄好。

  剧院大门口有一张三米高的海报,上面只有穆沐芭蕾舞黑天鹅形象的正面半身照,黑白色调目光阴郁,有点阴森森。

  姜导盯着看了许久,最终叹口气对苏长青说:“《天鹅湖》居然拍出这个效果,真有你的。”

  苏长青也看着海报,淡淡笑道:“这原本就是个挺惊悚的故事。”

  一行人入场时,放映厅内已经爆满,四百个座位座无虚席。

  这比《有话好好说》上座率高,下午因为时间段的原因,还空着几十个位置。

  另外观众的情绪也高,这帮家伙在沙滩上玩了一天,吃饱喝足兴致全上来了,比下午那帮无精打采的家伙强多了。

  热情一上来就容易带动气氛,苏长青一行人穿着礼服不用介绍也知道是主创,所以只挥了挥手,场内就想起热烈的掌声。

  姜导立刻汲取了教训:“看来以后搞仪式千万得错过下午无精打采的时段,太特么吃亏了。”

  黑灯开演,穆沐一曲白天鹅跳得十分唯美,音乐渐变,灯光渐暗,一转身背后长出了一对巨大的黑色翅膀。

  黑色羽毛飞舞,推出了片名《黑天鹅》。

  张导拧开随身带的饮料,喝了一口,有点艰难地吞了下去。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