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大眼姑娘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这都是生活在城隍根下的孩子,有些事真没见过,稍微残酷点的故事就不愿意相信。

  和二十年后的年轻人比起来,她们就像婴儿般无知,也因此特别容易被操弄。

  苏长青不喜欢适可而止粉饰矛盾,坚持拍了下去:“这才多大点事,你们一个个就尴尬癌发作了。”

  艺术需要提炼生活,真善良的人未必干得好。

  苏长青始终认为柯南的内心世界比所以罪犯都肮脏,所以才能想到几乎所有可能性。

  一根优秀的搅屎棍,得精通所有搅屎的事。

  在乡下前后九天,胡笳的戏份也基本拍完了。

  回京路上胡笳和刘倍都感觉这戏拍得心灵倍受折磨:“最后这几场戏太压抑了,不处理好肯定过不了审,不能这么埋汰劳动人民。”

  合着她们不是劳动人民。

  其实挖掘黑暗制造冲突是六代导演的惯用把戏,如果是以前的苏长青多半把模特们关起来了事,现在他更愿意留一个玄幻的光明尾巴。

  光明的尾巴得大家为她们打造,所以一回到北京刘倍就开始联络乐队和窦惟本人。

  没两天就有了消息,现场演唱没问题,电影使用歌曲的授权费用也不贵,合作算是谈妥了。

  苏长青倒不意外,摇滚在国内本来就叫好不叫座,叶公好龙的多,真为他们买单的少。

  多年以后窦惟和天后王非离婚后被媒体围剿,据说一度生活惨淡,连普通白领的收入都维持不了。

  刘倍在电话里说:“我和他聊了咱们的电影,他问得很细,好像对你的拍摄手法和故事处理很感兴趣。”

  不过合作配乐的事窦惟很慎重,提出先和导演见面聊聊:“唱首歌无所谓,进一步合作还得再看看,我不和傻逼一起做事。”

  不知道他的傻逼标准是什么,这两个字后来好像与他如影随形。

  苏长青非常重视电影配乐,这也是成败的关键之一,于是答应了登门拜访。

  刘倍却说:“人家不让你去,他要来找你。”

  “为什么,我不得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吗?”

  “人家自由散漫,没心思坐家里等你。”

  “行啊,”苏长青倒也无所谓:“他什么时候来?”

  “不一定,反正哪天想来了自己就来了。”

  “不会放我鸽子吧?”

  “玩摇滚的看着什么都无所谓,其实心里可较劲了,要真不想见谁,一句话就回绝了。”

  《公主的决断》那边也到了需要考虑配乐的时候,杜可可想找王立平,就是为87版红楼梦配乐写歌的那位音乐家。

  王老一生创作经典无数,除了红楼里的大量歌曲,还有《少林寺》的主题歌和《牧羊曲》,许多人都会哼的《太阳岛上》也是他写的,现在好像是哈尔滨的市歌。

  不过苏长青觉得王老杜不是很适合宫廷剧,于是推荐了谭盾。

  谭盾后来为《卧虎藏龙》和《英雄》配乐,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把握得很好,适合这种合拍片。

  苏长青一直很欣赏他,应该早点建立起合作关系。

  两天后窦惟来了,两手插在口袋里进了门,然后杵在门口,也不叫门。

  后面跟一女孩。

  女孩穿一牛仔工装裤,扎着两条长马尾,大大的两眼四处看。

  呦呵,这不是那姓王的么?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