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战国时代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棕榈,而且还有香港演员主演,也没见就此利用港方资源打开东南亚市场。

  不过之前合作的飞图倒是占领华语MV的半壁江山,但那不是做电影的公司,未必能使上力。

  然而黄杨却挺有信心:“我那边有人,你就等消息吧,事在人为。”

  既然如此就让他试试,苏长青承诺负担相关活动费用。

  黄杨却志不在此:“老同学,别眼睛只盯着拍电影,我搞了两年电视剧了,这方面才是未来。”

  他建议四维影视双栖发展:“现在电视机普及了,观众不可能天天买票看电影,可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几小时待在电视机前。”

  苏长青当然知道他说的对,电影容易轰动效应,可上映排档也不过个把月的事情,而电视剧动辄几十集,几十个台覆盖轮播,一折腾就是大半年,跑龙套的都能混成脸熟。

  市场更成熟后按年发布一季,有的演员一个系列的电视剧可以从童星演到成年。

  国内目前电视剧市场已经有了起色,八十年代四大名著改编得很成功,九十年代渐趋繁荣,《模特队》之后刘倍去演了《过把瘾》,获得了金鹰奖,许帆则和陈檤明一起主演了《一地鸡毛》,口碑不错。

  想要雄霸一时,电视剧市场是肯定不能忽视的,不过苏长青一直力有不逮。

  首先是资金上捉襟见肘,一直到年底京歌、四维摄像机构缓过来了,账面上才开始盈余。

  另外就是得有合适的人手做这个。

  苏长青信任杜可可的能力,所以敢把剧扔给她拍,因为了解国人骨子里的审美需求,才敢让陈锦创立京歌。

  国内影视从业人员说起来不少,其实站在三十年后往回看,会拍剧的导演手脚并用肯定能数得过来,其余相当大部分都在滥竽充数。

  比如黄杨这类人,是凭着父辈在影视圈人脉进的电影学院,都是滥竽,不过他是特例,反而是少数能拍戏的导演之一。

  当年有很多类型的特招、委培,比如许帆其实没读多少书,之所以能上央戏,也是因为当时央戏与人艺开了一个定向委培的班,推荐了一些各地的戏剧苗子上大学,她是杨力新推荐的。

  杨力新这些年是实力派大腕,业务延伸很广,张国荣国语不行,《霸王别姬》里是杨力新配的音。

  苏长青明白黄杨的意思,他想加盟四维开拍电视剧,以此作为他开拓市场的回报。

  现在四维资金不是问题,苏长青也带回了一些新故事新概念,不过对于接下去做什么形式的电视节目还是需要慎重考虑,他对黄杨承诺:“你尽管放手去做,电影的渠道畅通了,咱们肯定搞电视方面的,有你大展身手的时候。”

  苏长青想做的事情很多,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音乐、娱乐营销等领域都大有可为,现在有了名望和资金,一切才刚开始。

  节后继续开工,《我的野蛮女友》后期剪辑、配音、配乐等工作陆续展开。

  苏长青又见到了穆沐和柳雨菲。

  穆沐看上去瘦了点,有了书信往来与苏长青又亲近了些,不过仍保持着距离,还没柳雨菲热乎。

  柳雨菲显然放飞自我了,一个春节胖了一圈,虽然比普通女孩还是瘦,但对芭蕾舞演员来说就过份了。

  “完了完了,等开课了,老师在舞蹈室非把我现场宰了不可。”

  苏长青逗穆沐:“你怎么瘦了,家里伙食不好,还是想我想的?”

  当着柳雨菲的面,穆沐显然不习惯这样的调笑,瞪着眼示意苏长青别胡说八道。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的野蛮女友》补拍了之前剩下的几个镜头,主要是男女主在校园里追逐打闹的戏。

  偶然翻报纸,两个小新闻引起了苏长青注意,一个是随着市场放开,电影平均票价已经从之前的不足一元,上涨到四元。

  另一个同样是豆腐块新闻,中谊兄弟广告公司成立。

  苏长青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大新闻,影视市场的战国时代正式开始了。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