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章纵览大局暗筹谋_大晋风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压力之外,却是隐隐的兴奋感,终于到了要接掌北伐军的时刻了。

  为了此时此刻,他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

  祖孙二人倾谈到凌晨,要不是祖逍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催着祖逖去休息,恐怕要彻夜长谈了。

  尽管经过了长途跋涉,但毕竟是少年人,精力充沛,恢复力强,只睡了一个半时辰的祖逍,依然按时起了床。

  穿着短褐在院子中一招一式认真地练习,因为打听到祖父还没有起床,便独自用了早餐。

  昨日他回来得匆忙,简单交代了一句让董昭安排好王羲之的住所,便迫不及待赶去见祖父了。

  此时问了问,才知道并没有安排在刺史府,而是雍丘城中一处比较高档的客栈。

  这个安排他也理解,并不是董昭要将王羲之当外人看待,怎么说他也是王敦和王导的亲侄子,总要避下嫌的。

  将来羲之回到建康,他自己也好交代一些,这样做双方都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烦。

  “这半年朝廷情况如何了?”

  祖逍派人给羲之送了些东西过去,他暂时太忙,等抽出时间来再去看望。

  以他和羲之之间的了解,都不会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现在他关心的是朝廷局势,由于深入敌境,他们对南边的消息非常滞后,了解得并不多。

  他很想知道,经过他的干涉,东晋的局势到底会发生哪些改变,又会对未来的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这是属下昨晚收集到的所有情报,少主请过目。”

  董昭跟着他已经有一年多,对于他的行事风格最熟悉不过了,知道他对情报的重视程度,所以连夜就已经整理了出来。

  祖逍接过来仔细浏览了一遍,看完摇头笑一笑,又重头到尾梳理了一遍细节。

  他的习惯是喜欢深挖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往往是这种不引人注意的信息里面,隐藏着大玄机。

  看完他又拿了一支自制的炭笔,将重点内容圈了起来。

  这份情报很有意思,许多应该在今年春天的叛乱中死去之人,不仅活得好好的,而且还蹦跶得特别的欢实。

  朝中的大局面,表面上看起来与以前没什么区别,王敦出兵虽然失败了,却没有任何的实际损失。

  反而晋元帝还要小心翼翼的示好,下了一道诏书进行安抚,并晋升王敦的养子王应为长沙郡太守。

  长沙郡属于湘州管辖,本就在王敦的控制之中,这封赏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仅仅代表一种态度罢了。

  王导官复原职,依然是骠骑大将军,司空,录尚书事,但有一点耐人寻味,那就是他不再领中书监。

  中书监是皇帝近臣,地位仅次于中书令,一般都是皇帝特别信任的臣子来担任。

  可见他们君臣之间依然有裂缝存在,司马睿对他生了防范之心,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君臣相得了。

  历史上应该死于叛乱,被王敦杀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