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山贼_从崂山道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崂山学宫的士子大会,每一次的召开都是极其的难得,因为主办方不仅仅只是学宫的内部人员,更有朝廷贵胄的参与,端的是盛大无比。

  主要的目的,一来是为了检验学宫内的士子们,所学的本领如何,以便于选举人才,着重培养,万一被哪位贵胄看中,更可一步登天。

  二来也会有其他学院的士子,以及民间的文士高人,到场交流切磋。

  崂山学宫的扛把子是宫主,二把手是老夫子,其下分有盛法、盛书、盛术、盛政四院。

  现任盛书院院长,便是与老道士有交情的那位,此人曾是一方名士,富甲一方,乐善好施。

  多年前老道士云游之际,道观有弟子炼丹失火,不慎烧毁了大部分建筑,还是这位仁兄慷慨施以援手,这才助其重建道观,渡过难关。

  如今多年未见,或许是院长想见见老朋友,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故而才发出了邀请。

  只因有着这么一段渊源,此次的崂山学宫之行,老道士自然也是不好不去的。

  原本他并没有要带弟子前去的意思,毕竟只是见见老朋友,不日便回,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怎奈云中流在自己这儿举荐王晏,又说了这几个月他研读经书的各种事迹,老道方才想起此人。

  想想至今也有八个多月了,此人竟如此不惧艰苦磨练,原本贪吃懒做的性格亦是烟消云散,仍然未有退意,看来求道之心着实坚定!

  既然如此,倒不如带他同去,借此机会为他增长一番眼界,同时还能磨练他的心性与处事能力,这些对于他将来的修行,都是大有益处的。

  此次的士子大会将在七日后举行,由于路途遥远,所以王晏师徒两人,领先三天便已动身。

  至于长耳,王晏也是费了好一番功夫,并答应回来之时,会给它带好吃的,这才让它留在了山上,并托师兄加以照料。

  正值阳春三月,人间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以老道士的神通,只要略施法术,转眼间便能到达目的地,但有王晏跟着,他自然不能如此便宜了这个徒弟。

  因此这一整段山路,全程都是步行。

  自道观出发,沿着崂山支脉往西,直到现在,一连翻过了两座高山,穿过了三座山谷。

  老道士悠闲前行,右手持着拂尘,左手则负于身后。

  说来也怪,走了这么远的山路,他的道袍上竟没有染上半点灰尘,而且丝毫也看不出疲劳的样子。

  反观王晏,虽然这几个月习武强身,但一连走了这么久的山路,难免还是有些吃不消。

  此刻的他也是一身灰色道袍,背负着一个包袱,右手上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根木棍,充当拐杖。

  夕阳西下,不知不觉,已近黄昏。

  落日的余晖,将山道上的两道身影渐渐拉长。

  “徒儿,赶了一天的路,想必你也累了,下了这座山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