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8章 暴雨前夕_村里村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心里清楚,这次招工最主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解决黄龙镇的就业问题,而是把人口给迁出来。而且农村人大都能干活、肯吃苦,就是干到60岁也没啥大问题。

  为此高原还专门打电话,找刘建设问了一嘴,县里能不能给解决工人的养老金问题?刘建设当时没给回复,过了有一个多小时后,才给高原回电话说:“没问题,只要能在高王集团干满五年、正常退休的员工,都可以享受最基本的养老保障。”

  这个答复让高原更加确信,化工企业的确要落户黄龙镇了。因为太特事特办了,而且一路绿灯,这个事情可能都得到了省里的扶持,不然刘建设不能回复的这么果断。

  招工现场岁数大的闹完了,岁数小的也要闹。不少家长都给孩子谎报年龄,有的女孩才14岁,就谎报18岁成年,结果一查连身份证都没有,倒是把招聘人员给气得不轻。

  孙涛海又打电话给求情,这次高原是直接怒了:“叔,岁数大的可以让一让,但未成年的孩子,绝对不能录用!这是底线,如果破了这个底线,咱们不仅违法,你知道还要害多少孩子失学吗?”

  高原的话一针见血,因为的确有不少孩子,而且女孩居多,都是被父母临时从学校接出来,勒令他们辍学到厂里打工。这就是黄龙县农村人的观念,女孩学习再好,那也是给婆家上的,倒不如提前辍学,多给自己家挣些家底儿。

  所以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越是混乱的时候,就越要保持定力,越要考虑的面面俱到。

  轰轰烈烈的招工活动,一直持续到10月份。那个时候似乎全县都在忙,高王庄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大江那边忙着本村的拆迁与建设,还要兼顾楼盘的施工与质量;高原这边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忙着给新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这轮招工过后,黄龙镇以西,7个渔村的主要劳动人口,基本都给吸纳过来了。只不过人员素质有高有低,稍年轻一点儿的,技能培训一学就会;上了点岁数的,手笨脚拙、工作效率低下。

  高原也不能只顾做“慈善”,帮着县里完成任务,毕竟厂里的工作才是第一位的,生产首先要得到保证才行。

  于是他又跟村企各部门商议,重新对员工实施换岗、调岗。把一些活儿轻快、不需要太多操作的岗位,交给工作技能一般、甚至低下的员工,当然他们挣的相对就少一些。那些对劳动能力要求高一些的岗位,挣得自然也就多。

  时间来到11月份,承包商那边的楼盘开始分批次交付,高原亲自陪同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村企的人到现场验收。接着楼盘开放样板房,让来自黄龙镇的员工纷纷前往参观。

  楼房基本都是100平米左右,三室一厅的房子,而且都给搞了简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