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圣战(二)_日在地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联的参谋们是如此自信,初期的战争计划完全是抱着“处理旧式弹.药”的指导思想,每天都将上数万吨爆炸物倾泻到阿富汗北方的丘陵。三个月的准备时间足够情报部门摸清这片土地上所有有价值的军事目标,事实上在开战后的24小时内,北方联盟控制区的重要部门,如水厂,发电站,通讯设施等等,都在铺天盖地的弹幕下化为灰烬。苏军从土库曼、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三地边境发动的远程火炮、火箭炮还有制导飞弹将所有设施都炸成废墟。同时,空军的远程轰炸机挂满了炸.药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南部重要城市坎大哈等地发动了空袭。

  全世界都看到了阿富汗在红sè巨熊的利爪下燃烧,阿富汗塔利班和各派联盟几无还手之力。但让人奇怪的是,明明一天就能结束的战争却像是连绵无尽的细雨一样,苏联人的炸.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狂轰滥炸的同时,地面部队的推进可以用“龟速”来形容。

  倒不是凯恩不想快速推进,“瓦尔哈拉”团当然有在复杂地形大范围穿.插作战的能力。只要他们愿意,摩托化机动加上武装直升机的巡航足以在一周内打到喀布尔。但是那样做就完全违背了总参谋部的战略计划,再次陷入到第一次阿富汗战争那样的泥潭中。

  “我觉得我们就像是工兵……”

  凯恩向土库曼的司令部例行报告的时候,充满了无奈。进入阿富汗后,他们就没见到多少敌人。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确实给行军带来了一点儿麻烦,但这对四条腿爬的到处都是的机器人来说反而是优势。

  之所以会这么慢,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苏联的战略目标是“完整控制”阿富汗地区,而不是顶着千夫所指搞一次真正的大屠.杀――虽然莫斯科非常坚定地认为“只有死掉的穆.斯.林才是好穆.斯.林”――所以伴随着军队推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驱赶当地顽固分子进入阿富汗南方山区,将沉重的地方包袱变成塔利班的麻烦。这个执行标准是公开表示与“宣扬腐朽的中世纪残酷剥削思想,与现代文明为敌的邪.教”决裂,包括摒弃忌口食物和焚烧《古兰经》;与之相对的是苏军政工干部对控制区土地牧场等进行细致的土地改革,剥夺当地氏族头人的财产,分化瓦解阿富汗人的宗族势力。

  另一个拖慢军队速度的,就是能源。作为山区作战最主要力量的恐怖机器人,在过去今年经历了结构改良、处理器和vi系统升级、电池扩容等等改进,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小型机动.兵器。在没有补充电力的情况下,一个军用电池组能保证其30小时的高耗能行动。虽然也有通过搭载特斯拉反应堆的大型工程车充电的设计,但是那种昂贵的设备实在不适合

  请收藏:https://m.ivici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